【京师南昌】党史小知识 |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赢得了农民,就赢得了中国革命
编辑:京师南昌文品部 更新时间:2021-03-24 17:22:07 | 阅读次数:312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波澜壮阔,学习宣传党的历史任重道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党委特转载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开通的党史专栏,带领大家梳理党史大事件,重温党的奋斗历程,加强律师们对于党史的了解。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赢得了农民,就赢得了中国革命
1927年1月4日,34岁的毛泽东深入湖南农村,实地考察农民运动。这是关系到解决中国革命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次考察。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国运兴衰。进入近代以来,农民成为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力量。要想取得革命成功,就必须关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赢得了农民,就赢得了中国革命。 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贪官污吏和旧恶势力等各种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统治制度,引发了深刻的农村社会大革命。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绅的诋毁和破坏,纷纷污蔑他们是“痞子运动”“土匪行为”,“糟得很”。同时,农民运动也遭到党内右倾错误领导的怀疑和责难,片面地认为农民运动会影响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农民运动到底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开始了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实地考察。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身着蓝布长衫,脚穿草鞋,手拿雨伞,提着装有笔记本的袋子,在戴述人的陪同下,徒步700公里,足迹遍及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广泛接触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干部,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毛泽东亲眼看到,他们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政权组织——农会,打土豪、分田地,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泥腿子们第一次当家作主,农村大地出现了新气象。毛泽东被湖南农民的革命热情深深感染,尤其是贫农“简直很迫切的要进行别一个革命”,而“我们党在许多地方都是表示不与群众的革命热情相称,KMT(国民党的英文简写)更不待说。” 2月5日,考察归来后的毛泽东回到长沙,在湖南区委几次作关于农民问题的报告。2月12日,毛泽东回到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驻地武昌,在武昌都府堤41号住所的卧室内,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用大量确凿的事实,驳斥了攻击农民运动的种种谬论。毛泽东这样描述他眼中的湖南农村:“农会势盛地方,牌赌禁绝,盗匪潜踪。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他由衷地为他们欢呼:“好得很!” 经过这次考察,毛泽东更加肯定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说明农民问题是决定中国革命全局的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组织和依靠农民,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从3月5日起,这篇报告先后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周报、汉口《民国日报》、《湖南民报》等连载。4月,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单行本出版发行。瞿秋白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 这篇报告发表后,很快就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它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在湖南,广大农民群众从掌管乡政权发展为要求掌管县政权,从减租减息发展为要求没收地主土地和公平分配土地,农民群众夺取地主武装、扩大农民武装的斗争也进一步开展起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在随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的极为险恶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工农群众,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中成功地转向土地革命战争。
本文来源|北京朝阳律协